义乌市中医院中风科自97年成立以来,其发展动力非常强劲,科室规模迅速扩大。床位数自成立之初的28张扩大至现在的88张;年业务收入由600万余元增至现在的1800余万元。短短10年的发展历程,规模效应非常突出,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。中风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飞跃式发展阶段,值得关注。1999年由于科室业务增长及社会效应提高迅速、知名度大幅提升,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浙江省中医中风病治疗中心,至此我院完成了其发展过程中第一次飞跃。省中医中风病中心的确定,为科室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推动平台。通过几任院领导的正确决策,我科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动摇,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学科发展不动摇,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室发展内涵,并在科研课题、临床教学等方面有新突破,业务水平、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。由于疗效突出,中医特色鲜明,得到了各级卫生部门的关注,特别是得到了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孙塑伦司长的充分认可。于2002年被国家中管局批准成为”十五”重点专科建设单位。通过4年的建设,于06年10月被国家中管局验收通过,并确定为“十一五”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,多年来的建设成果,得到了国家中管局的充分肯定。特别是近2年来,中风科的发展建设更加迅猛,院领导高瞻远瞩,审时度势,于08年8月份作出重大决定,中风科增扩病区,成立中风一科、中风二科,共设床位88张,终于完成了中风科的第二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次扩张。通过二年多的运营,科室发展势头很喜人,床位利用率始终处于饱和状态,患者住院常常需要预约,走廊加床成为常态,二个科室业务总计在1800余万元,年出院病人达2000余人,充分发挥龙头科室的引领作用。
通过科室增扩,我科从管理、业务、服务等方面着手,积极提升科室品质,准备打造一流的中风病中医新治疗的航母。在院领导支持下,组织骨干医护工作人员进科室,组建共同学习型团队,创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医疗队伍。坚持贯彻“管理有理、管理有情、管理有度、管理从严”的原则,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,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积极投入科室各项日常工作。坚持“用心服务”理念,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,改善服务水平,提高服务质量。贯彻“终身学习、全员学习、全过程学习、团体学习”的学习理念,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。开展医疗安全常态化教育,杜绝医疗纠纷、差错发生。加强中医文化建设,打造人文关怀科室是近两年来我科的重要内容之一。在科室文化建设方面,做了一些工作。尤其是科室中医文化环境的改善,很好地渲染了科室中医药文化氛围,如“大医精诚”、“悬壶济世”、“杏林春暖”等中医文化内涵得到了新的展现,从而进一步提升以中医药为特色优势的品牌含金量。
总之,中风科的发展离不开中医中药的支持,一如既往地坚持走“重视中医药发展”的道路,是我科学科发展的战略性抉择。加强人才培养,加快科研创新,是我科在新时期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。我科在“十五”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,结合“十一五”重点专科建设的具体要求,将继续坚持临床、科研、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向,坚定不移地走以继承与发展,特色与创新为宗旨的中医中药临床发展道路。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,以临床实践为基石,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,重点进行中医药防治中风病方案的持续优化,进行防治中风病有效方药研发等临床研究。在“十一五”建设期间以及今后的科室建设中,以建立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,并发展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、理法方药理论,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学术水平,更好地为广大中风病患者服务。
中风一科简介:
科室负责人:季晓东
工作职责:中风病的诊治
研究方向:中风病的诊治与康复
技术优势:中西医结合
学术地位:国家级重点专科(专病)
地理位置:住院部7楼
联系电话:0579-85527429
科室电子邮箱:zfyk1993@163.com
中风二科简介:
科室负责人:宋大桥
工作职责:中风病的诊治
研究方向:中风病的诊治与康复
技术优势:中西医结合
学术地位:国家级重点专科(专病)
地理位置:住院部2楼
联系电话:0579-8552 8 8 0 7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